上海对未成年人医美行为设限

时间:2024-02-27 23:19:11
上海对未成年人医美行为设限

上海对未成年人医美行为设限

上海对未成年人医美行为设限,当医美整容逐渐从“不光彩”变成“稀松平常”,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走上了这条路,不少人甚至完全瞒着家长。上海对未成年人医美行为设限。

  上海对未成年人医美行为设限1

为了变美,不少学生冒险去整容;孩子半夜偷用家长账号酣战在游戏世界,这些行为如何从源头上预防?

误入歧途的孩子期待无障碍回归社会;处于监护缺失的困境孩子渴望得到特殊保护,未成年人的权益如何从立法上加以保障?

18号上午,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修订案。

新修订的条例自3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

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表示:

一方面确保《条例》与上位法的衔接;

另一方面也总结固化有效经验,回应本市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新情况、新变化,营造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法治环境。

未经未成年人父母同意,

不得为其整容

寒假期间学生整容风刮得正盛,割双眼皮、隆鼻、削下巴等整容手术火爆。为了追求颜值,不少未成年人瞒着父母偷偷跑到美容院做手术。

据医美平台更美app发布的《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》显示,在互联网医美消费平台上,“95后”“00后”占比过半。

“医美日趋低龄化,医美纠纷也越来越多,该从源头上管管了!”市人大代表康锐建议,通过立法规范未成年人整容行为。

记者注意到,相比一审稿,最终通过的条例新增一条规定,“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,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。”

条例还规定,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违法与未成年人进行与未成年人年龄、智力不相适应的交易行为,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。

  上海对未成年人医美行为设限2

未满16岁竟有三年整容史,花费数百万;13岁少女打赏主播,两个月花光25万元……这些以未成年人为主角的新闻令人惊诧,却又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,暴露了潜藏在未成年人身边的种种雷区。

为了给未成年人撑起法律的保护伞,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安全,2月18日,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,对网络打赏、未成年人医美等问题作出了明确限制。

在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记者了解到,新修订的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,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。《条例》的修订实施,既总结固化了本市未成年人保护30多年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,又积极回应本市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新情况、新问题。

未成年人的医美赛道,如何规范?

00后网红小娜13岁开始接触医美,眼睛、鼻子、嘴巴、下巴都有过调整,还做过抽脂、填充等手术,在接近三年的时间里,一共整容一百多次,花费400万。

当医美整容从“不光彩”变成“稀松平常”,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走上了这条路,不少人甚至完全瞒着家长。打开社交平台,“我是怎么说服爸妈去做整容的”“学生党也适合的微整形”“寒假医美”等话题受到了广泛关注。

市人大代表康锐调查发现,未成年人医美消费者的占比正在逐年上升,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常见诸媒体,比如遭遇虚假宣传、上当受骗,被不良商家诱导贷款整容、引发“套路贷”等犯罪,等等。

能否将医美监管纳入未成年人保护?康锐注意到,2013年修改的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尚未触及医美监管领域。因此,今年上海两会期间,她提出,上海有责任在未成年人保护的法治环境建设上走在前列,建议通过修订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,增加禁止性规定,严格规定医美机构无论公立私立,原则上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医美服务。

2月18日,记者从(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39次会议)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修订后表决通过的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,在第四章“社会保护”章节第四十六条明确,“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,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。”

当日,记者以“16岁女生想要微整形”为由,联系了上海数家医美机构,接待人员均表示,机构拥有相关资质,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水光针注射、热玛吉等服务,前提是要成年家属陪同签字。

康锐代表认为,为了保护未成年人,必须要对“监护人同意”这一要素严格执行。此外,她还建议相关部门限制经监护人同意的医美项目,如必须实施,要履行严格限制性程序和条件,并开展监督检查。

  上海对未成年人医美行为设限3

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修订案,自3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相比一审稿,最终通过的条例新增一条规定,“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,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。”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违法与未成年人进行与未成年人年龄、智力不相适应的交易行为,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。

一位母亲寒假里带着14岁女儿到一家私营医美诊所做“埋线双眼皮”项目,结果女儿左眼手术失败,几近毁容,这位母亲后悔不已。

“医美消费日趋低龄化,医美纠纷越来越多,该从源头上管管了!”市人大代表康锐认为,医美低龄化趋势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利,也给其价值观形成带来挑战,建议通过立法规范未成年人整容行为,并对违反规定的机构进行严惩。

“95后”“00后”医美占比过半

“医美要趁早!”一位“70后”母亲在妈妈交流群里传授经验:寒假里她带17岁女儿做了个填充下巴手术,“拆线后,女儿的侧颜无敌了”。

据悉,寒假期间割双眼皮、隆鼻、削下巴等整容手术火爆,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做手术。在这些家长看来,变美也是一种投资,“等孩子上了大学再整容,晚了”。

正上高二的16岁女生小春,一直觉得自己的脸太大、不上镜。假期里她偷偷在一家日式美容院预约了瘦脸针项目。禁不住销售人员的`营销,她又买了一个“热玛吉”项目,把存了好几年的压岁钱全花光了。

统计显示,2012年到2019年,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每年以超20%的增速发展,到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1975亿元,医美消费者超1300万人。其中,医美消费低龄化现象越发突出。根据医美平台更美App发布的《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》,在互联网医美消费平台上,“95后”“00后”占比过半。

康锐发现,打开小红书等社交平台,输入“学生、医美”关键词,有超过7000篇各类整形医美营销笔记、宣传广告。比如“我是怎么说服爸妈去做整容的”“学生党也适合的微整形”“寒假医美”等,其中不乏低龄求美者,各类引导营销也在评论区时常可见。

未成年人医美更容易上当受骗

看到同班同学做了隆鼻手术后颜值大增,17岁的小吉想说服妈妈也带她做一个隆鼻手术,但被拒绝了。没过半年,小吉的这位同学出现“假体移位”症状,鼻子变形了,忙于维权的她已无心学习。

“医美中如出现医疗事故,将对未成年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。”康锐说,医美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领域,缺乏成熟细分的监管。根据中消协数据,近五年医美投诉量增长了14倍,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和医美机构资质方面。2021年,上海市消保委受理的医美行业相关投诉量同比上涨123%。

“很多医美服务质量难以分辨。”市人大代表陶爱莲分析说,一般医美消费者对医美的了解,很难做到完全理解项目具体内容、明白实际操作方法以及精准预判术后效果,消费者对医美服务质量的判断通常来自熟人宣传的“成功案例”,而这些虚假案例、虚假疗效等方式对医美效果夸大,对风险和后遗症淡化,会变相误导消费者选择,引发消费争议,而未成年人因阅历不足更容易上当受骗。

医美服务效果也难以界定。据相关统计,医美消费者投诉的主要原因是“医美效果未达到预期”,但目前医美服务是否达到预期效果,以及医美服务是否对消费者造成外貌损害尚无标准进行认定,并且很多消费者在接受医美服务时未签订相应的服务合同,或使用化名签订,合同中也未明确规定具体服务效果,造成维权时举证难、鉴定难等问题。一些不良机构或销售人员打着“平价医美”的幌子引诱未成年人参与,甚至诱导他们贷款医美。

《上海对未成年人医美行为设限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